1、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”“信”者,诚实也。“信言不美”,是说凡是诚实之言,都是质朴无华,言之有物,言之有理,言行一致。说到做到者,此谓之“的繁体中文翻译

1、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”“信”者,诚实也。“信言不美”,是说凡是诚实

1、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”“信”者,诚实也。“信言不美”,是说凡是诚实之言,都是质朴无华,言之有物,言之有理,言行一致。说到做到者,此谓之“信言”。凡是信言,句句真实,句句质朴,没有虚伪粉饰,没有投其所好,没有奸巧诡诈,而且都是真诚一片,所谓“忠言逆耳”即是。“信言”世人多不爱听,故称之为“不美”。“美言”者,即人都喜欢听的漂亮话,用浮华词藻装饰起来的虚言伪语。此类“美言”,或是为了投人所好,美言悦人,以夸大之辞比拟、讨好别人;或为了达到个人某种目的,巧簧如舌,将黑说白,掩人耳目……。凡是美言,多是中听不中用,往往言而无信,言多谎诈,虚诞无凭,说话不算数,故终而不被人信。有德之人,外行庄重,内心真诚,其言朴实,并不悦耳动听,但却句句忠恳。无德之人,外行轻躁,内心狡诈,其言虽动听悦耳,却未必真实可信。故曰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”2、“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“善者不辩”,是说有道之人,全德备身,其言合于天道真理,可以道达人事。言无彩文饰华,句句真实不虚,此乃“善言”也。善言者则心必善,与人为善,不与人争辩。哪怕是遇到委曲之言,侮辱性的语言,也必是心平气和,不动声色。取人之善,当据其事理,不必深究其心。别人偏激,我受之以宽;别人险仄,我待之以坦荡。我不争胜于人,以善心待不善。别人的不好处,要掩藏几分,这是用浑厚以养大德。当人来争辨时,自处超然,处人蔼然。气度要宏,言动要谨。不用巧辞奇说,其心自然清静平和。先辈云:“穷天下之辩者,不在辩在讷(nè)。伏天下之勇者,不在勇而在怯。”由此可知“不辩”之深义。所谓“辨者不善”,是说凡是“善辩”之人,皆是“嘴尖皮厚腹中空”。因其心中空虚,缺乏德性涵养,理屈辞穷,夸夸其谈,以逞其能。常见世人为争私利,或为显能,或抱偏知邪说以乱真,便以三寸不烂之舌,逞口锋之利,无理也要辩三分。此即俗话所称之“舌辩猴”。3、“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““知者不博”,所谓“知者”,即真智真慧,深知宇宙大真理者。真知者从不显露,含光内敛,厚德贵藏。所谓“不博”者,即守元抱一,专心致静。不刻意追求后天知识的广博,绝学无忧,绝圣弃智,惟以一颗先天真心,求知大道。待到功成性圆,大智慧已就,则能一知百知,一通百通。深明宇宙真理,广知万物之性。有道之人,立于高维空间,总揽宇宙规律,执本驭末,执简驾繁,举纲目张。对万事万物心领神会,明觉四达,洞晓阴阳,宇宙万物融于一心,此谓之“真知”。知之既真,天地间一切事理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。虽不广搜远览,不出门户,而天地万物万事的变化消息,皆在其不见不闻的真性中,皆在无为自然之静心中。故真知者虽不博学后天有为知识,而天地间的一切知识,则无所不知;天地间的一切事物,则无所不晓。“博者不知”,“博者”,此处是指广见多闻,博览群书,研究古今,有丰富的后天知识。“不知”者,是指这些所谓博学者,只知后天有为知识,只知显态世间的智观科学,而不知隐态微观、宏观、宇观世界的慧观科学。只知显态科学的某个领域或某一学科,而难知宇宙这个庞大、复杂的超巨科学领域。其知虽比一般人广博,但所知仅是表象,失却道要之真,而在宇宙大真理面前,仍是十分无知。故曰“博者不知。”[引语]本章是《道德经》的最后一章,应该是全书正式的结束语。本章采用了与九章、十章、十五章、二十章、三十三章、四十五章、六十四章、七十六章相类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,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,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。本章的格言,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,例如信实、讷言、专精、利民而不争。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、善、美的结合,而以真为核心。本章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,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。[评析]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:信与美;善与辩;知与博,这实际上是真假、美丑、善恶的问题。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。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,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。按照这三条原则,以“信言”、“善行”、“真知”来要求自己,作到真、善、美在自身的和谐。按照老子的思想,就是重归于“朴”,回到没有受到伪诈、智巧、争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。张松如说:“世界上的事物多种多样,社会现象更是十分复杂,如果单单认定‘信言’都是不美的,‘美言’都是不信的;‘知者’都是不博的,‘博者’都是不知的,这就片面了。不能说世界上真、善、美的事物永远不能统一,而只能互相排斥。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那就不免始于辩证法而终于形而上学。”对此,我们倒认为,没有必要从字面上苛求老子,否则就会偏离或曲解老子的原意。其实,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也往往这么说:“忠言逆耳”、“良药苦口”。听到这些话后,大概很少有人去钻牛角尖,反问:难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吗?难道良药都是苦口的吗?所以,老子的这些警句并不存在绝对化的问题。【本章说解】此章为《道德经》终篇。其经旨在于告诉世人:立言容易,能从言中悟道、明道、得道者则难。能从言中钻进去再跳出来,洞明道义,并能躬行大道者,则难上加难。同时也在告诫后人:不可以见闻浅智逞其辞,不可以陋习无知傲于人。若是如此,既无益于世,也无益于己。本章分为三段看,上六句为一段。自“圣人”至“愈多”为二段。由“天之道”至末为三段。要义是说,大道不以言显,言则是不得已之事。为了教导世人明道,又不得不以言说。大道不言,自在人心,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不修不得,各人随心,各由自性之觉与迷而定。当太上出关将隐之时,正是春秋战国大道渐去、百家争胜之时,各派皆执一说,纷纷争论不已。然其所说未必信,未必真,未必善,未必知。针对当时时弊之偏,太上留此五千言,在于明圣人之德,明天道之理。道不在多言,言必合于道,言必益于道,乃为言之不可阙(quē,缺少)者也。所谓“信言不美”,美在本质。所谓“善者不辩”,善在淳朴。所谓“知者不博”,贵在极一。所谓“己愈有”者,人心所尊。所谓“己愈多”者,物欲所归也。所谓“利而不害”,道动而生成物也。大道至简至约,有道之人不辩、不博、不积,所以才有真善实知。圣人之言,皆是真实之言,没有饰华虚表之美。“不积”之意,是说大道本体虚而无,故所应无穷。天下的一切财物,一切慧智,皆是大道所生所有。万类万物,皆为公共流通之性,岂可积为私有?若占为私有,则所应必有限,岂能愈有愈多乎?庄子称赞老子之学:“以有积为不足,无藏故有余。”“利为害之时,为者必争之;以不利利之,是以不害;以不为为之,是以不争。不争者,即无我;无我者,才能无为而无不为。”恭读完圣祖全经,使人得其道味之甘,受其德言之美,穷万物之理而无不至。以五千言所论统观之,皆是论“不积”之道。所谓不积者,即心无所系,心无一物,无私无妄,心地光明。所谓“言而无言,为而无为”,实际上并非“不言”,也并非“不为”,而是大公无私,无己之有,以无言、无为之德而奉献天下众人。无私即无争,故圣人从不与人争。由是而知“多言数穷”,非天道也。学道者至此,应该了心忘言,则对全经五千言之要义思之过半矣。本章提出了美与信、善与辩、知与博等哲学范畴,涉及到真假、善恶、美丑等既对立又统一的一系列哲学命题,说明一切事物的表象与实质各具阴阳,各呈其势,表里不一。信实之言多朴直,故为“不美”;甘美之言多华饰,故“不信”。德善之人明真理,故“不辩”;善辩之徒乱实情,故“不善”。明道之人忘言绝学,故“不博”;博学之士贪嚼多,故“不知”。同时又以人道推理天道,将“不积”之理,以及无与有、多与少等相反相成的辩证之理,从显隐两端,解剖得入理入微。经文至此章已终。九九八十一章,五千余言,字字珠玑,句句珍宝。能心悟此经者,见人见事,只要打破个“我”字,放下这颗人心,则知人己一体,物我同根,万事同理,得则俱得,失者俱失。打不破这个“我”字,不去除心中之顽阴,人我之念不除,物我之别必分,必随物而逐,必被物所累,物失俱失,虚枉一生,岂不愚哉?谨以此解,奉献世人,聊表诚心。藉此解终结之机,谨向读经者致以深深的祝福!愿道德宏扬于世,利益天下,造福人类,永享妙乐!愿众生皆能以德为心,德化归道,使佛道之光普照寰宇!愿一切诚修实证者以此经为源动力,勤修实证,功成果满,早登云梯!
0/5000
源语言: -
目标语言: -
结果 (繁体中文) 1: [复制]
复制成功!
1、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” <br>“信”者,誠實也。“信言不美”,是說凡是誠實之言,都是質樸無華,言之有物,言之有理,言行一致。說到做到者,此謂之“信言”。凡是信言,句句真實,句句質樸,沒有虛偽粉飾,沒有投其所好,沒有姦巧詭詐,而且都是真誠一片,所謂“忠言逆耳”即是。“信言”世人多不愛聽,故稱之為“不美”。“美言”者,即人都喜歡聽的漂亮話,用浮華詞藻裝飾起來的虛言偽語。此類“美言”,或是為了投人所好,美言悅人,以誇大之辭比擬、討好別人;或為了達到個人某種目的,巧簧如舌,將黑說白,掩人耳目……。凡是美言,多是中聽不中用,往往言而無信,言多謊詐,虛誕無憑,說話不算數,故終而不被人信。有德之人,外行莊重,內心真誠,其言樸實,並不悅耳動聽,但卻句句忠懇。無德之人,外行輕躁,內心狡詐,其言雖動聽悅耳,卻未必真實可信。故曰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” <br><br>2、“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“<br><br>善者不辯”,是說有道之人,全德備身,其言合於天道真理,可以道達人事。言無彩文飾華,句句真實不虛,此乃“善言”也。善言者則心必善,與人為善,不與人爭辯。哪怕是遇到委曲之言,侮辱性的語言,也必是心平氣和,不動聲色。取人之善,當據其事理,不必深究其心。別人偏激,我受之以寬;別人險仄,我待之以坦蕩。我不爭勝於人,以善心待不善。別人的不好處,要掩藏幾分,這是用渾厚以養大德。當人來爭辨時,自處超然,處人藹然。氣度要宏,言動要謹。不用巧辭奇說,其心自然清靜平和。先輩雲:“窮天下之辯者,不在辯在訥(nè)。伏天下之勇者,不在勇而在怯。”由此可知“不辯”之深義。所謂“辨者不善”,是說凡是“善辯”之人,皆是“嘴尖皮厚腹中空”。因其心中空虛,缺乏德性涵養,理屈辭窮,誇誇其談,以逞其能。常見世人為爭私利,或為顯能,或抱偏知邪說以亂真,便以三寸不爛之舌,逞口鋒之利,無理也要辯三分。此即俗話所稱之“舌辯猴”。<br><br>3、“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“<br>“知者不博”,所謂“知者”,即真智真慧,深知宇宙大真理者。真知者從不顯露,含光內斂,厚德貴藏。所謂“不博”者,即守元抱一,專心致靜。不刻意追求後天知識的廣博,絕學無憂,絕聖棄智,惟以一顆先天真心,求知大道。待到功成性圓,大智慧已就,則能一知百知,一通百通。深明宇宙真理,廣知萬物之性。有道之人,立於高維空間,總攬宇宙規律,執本馭末,執簡駕繁,舉綱目張。對萬事萬物心領神會,明覺四達,洞曉陰陽,宇宙萬物融於一心,此謂之“真知”。知之既真,天地間一切事理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。雖不廣蒐遠覽,不出門戶,而天地萬物萬事的變化消息,皆在其不見不聞的真性中,皆在無為自然之靜心中。故真知者雖不博學後天有為知識,而天地間的一切知識,則無所不知;天地間的一切事物,則無所不曉。“博者不知”,“博者”,此處是指廣見多聞,博覽群書,研究古今,有豐富的後天知識。“不知”者,是指這些所謂博學者,只知後天有為知識,只知顯態世間的智觀科學,而不知隱態微觀、宏觀、宇觀世界的慧觀科學。只知顯態科學的某個領域或某一學科,而難知宇宙這個龐大、複雜的超巨科學領域。其知雖比一般人廣博,但所知僅是表象,失卻道要之真,而在宇宙大真理面前,仍是十分無知。故曰“博者不知。” <br><br><br><br>[引語]<br>本章是《道德經》的最後一章,應該是全書正式的結束語。本章採用了與九章、十章、十五章、二十章、三十三章、四十五章、六十四章、七十六章相類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,前三句講人生的主旨,後兩句講治世的要義。本章的格言,可以作為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,例如信實、訥言、專精、利民而不爭。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、善、美的結合,而以真為核心。本章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,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。<br><br>[評析]<br>本章一開頭提出了三對范疇:信與美;善與辯;知與博,這實際上是真假、美醜、善惡的問題。老子試圖說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現象和其實質往往並不一致。這之中包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,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。按照這三條原則,以“信言”、“善行”、“真知”來要求自己,作到真、善、美在自身的和諧。按照老子的思想,就是重歸於“樸”,回到沒有受到偽詐、智巧、爭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。張松如說:“世界上的事物多種多樣,社會現象更是十分複雜,如果單單認定'信言'都是不美的,'美言'都是不信的;'知者'都是不博的, '博者'都是不知的,這就片面了。不能說世界上真、善、美的事物永遠不能統一,而只能互相排斥。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那就不免始於辯證法而終於形而上學。”對此,我們倒認為,沒有必要從字面上苛求老子,否則就會偏離或曲解老子的原意。其實,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也往往這麼說:“忠言逆耳”、“良藥苦口”。聽到這些話後,大概很少有人去鑽牛角尖,反問:難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嗎?難道良藥都是苦口的嗎?所以,老子的這些警句並不存在絕對化的問題。<br><br><br><br>【本章說解】<br>此章為《道德經》終篇。其經旨在於告訴世人:立言容易,能從言中悟道、明道、得道者則難。能從言中鑽進去再跳出來,洞明道義,並能躬行大道者,則難上加難。同時也在告誡後人:不可以見聞淺智逞其辭,不可以陋習無知傲於人。若是如此,既無益於世,也無益於己。<br><br>本章分為三段看,上六句為一段。自“聖人”至“愈多”為二段。由“天之道”至末為三段。要義是說,大道不以言顯,言則是不得已之事。為了教導世人明道,又不得不以言說。大道不言,自在人心,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不修不得,各人隨心,各由自性之覺與迷而定。<br><br>當太上出關將隱之時,正是春秋戰國大道漸去、百家爭勝之時,各派皆執一說,紛紛爭論不已。然其所說未必信,未必真,未必善,未必知。針對當時時弊之偏,太上留此五千言,在於明聖人之德,明天道之理。道不在多言,言必合於道,言必益於道,乃為言之不可闕(quē,缺少)者也。<br><br>所謂“信言不美”,美在本質。所謂“善者不辯”,善在淳樸。所謂“知者不博”,貴在極一。所謂“己愈有”者,人心所尊。所謂“己愈多”者,物慾所歸也。所謂“利而不害”,道動而生成物也。大道至簡至約,有道之人不辯、不博、不積,所以才有真善實知。聖人之言,皆是真實之言,沒有飾華虛表之美。<br><br>“不積”之意,是說大道本體虛而無,故所應無窮。天下的一切財物,一切慧智,皆是大道所生所有。萬類萬物,皆為公共流通之性,豈可積為私有?若佔為私有,則所應必有限,豈能愈有愈多乎?莊子稱讚老子之學:“以有積為不足,無藏故有餘。”“利為害之時,為者必爭之;以不利利之,是以不害;以不為為之,是以不爭。不爭者,即無我;無我者,才能無為而無不為。”<br><br><br><br><br>恭讀完聖祖全經,使人得其道味之甘,受其德言之美,窮萬物之理而無不至。以五千言所論統觀之,皆是論“不積”之道。所謂不積者,即心無所繫,心無一物,無私無妄,心地光明。所謂“言而無言,為而無為”,實際上並非“不言”,也並非“不為”,而是大公無私,無己之有,以無言、無為之德而奉獻天下眾人。無私即無爭,故聖人從不與人爭。由是而知“多言數窮”,非天道也。學道者至此,應該了心忘言,則對全經五千言之要義思之過半矣。<br><br>本章提出了美與信、善與辯、知與博等哲學範疇,涉及到真假、善惡、美醜等既對立又統一的一系列哲學命題,說明一切事物的表象與實質各具陰陽,各呈其勢,表裡不一。信實之言多樸直,故為“不美”;甘美之言多華飾,故“不信”。德善之人明真理,故“不辯”;善辯之徒亂實情,故“不善”。明道之人忘言絕學,故“不博”;博學之士貪嚼多,故“不知”。同時又以人道推理天道,將“不積”之理,以及無與有、多與少等相反相成的辯證之理,從顯隱兩端,解剖得入理入微。<br><br>經文至此章已終。九九八十一章,五千餘言,字字珠璣,句句珍寶。能心悟此經者,見人見事,只要打破個“我”字,放下這顆人心,則知人己一體,物我同根,萬事同理,得則俱得,失者俱失。打不破這個“我”字,不去除心中之頑陰,人我之念不除,物我之別必分,必隨物而逐,必被物所累,物失俱失,虛枉一生,豈不愚哉?<br><br>謹以此解,奉獻世人,聊表誠心。藉此解終結之機,謹向讀經者致以深深的祝福!<br>願道德宏揚於世,利益天下,造福人類,永享妙樂!<br>願眾生皆能以德為心,德化歸道,使佛道之光普照寰宇!<br>願一切誠修實證者以此經為源動力,勤修實證,功成果滿,早登雲梯!
正在翻译中..
结果 (繁体中文) 2:[复制]
复制成功!
1、"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"<br>"信"者,誠實也。 "信言不美",是說凡是誠實之言,都是質樸無華,言之有物,言之有理,言行一致。 說到做到者,此謂之"信言"。 凡是信言,句句真實,句句質樸,沒有虛偽粉飾,沒有投其所好,沒有奸巧詭詐,而且都是真誠一片,所謂"忠言逆耳"即是。 "信言"世人多不愛聽,故稱之為"不美"。 美言"者,即人都喜歡聽的漂亮話,用浮華詞藻裝飾起來的虛言偽語。 此類"美言",或是為了投人所好,美言悅人,以誇大之辭比擬、討好別人;或為了達到個人某種目的,巧簧如舌,將黑說白,掩人耳目......。 凡是美言,多是中聽不中用,往往言而無信,言多謊詐,虛誕無憑,說話不算數,故終而不被人信。 有德之人,外行莊重,內心真誠,其言樸實,並不悅耳動聽,但卻句句忠懇。 無德之人,外行輕躁,內心狡詐,其言雖動聽悅耳,卻未必真實可信。 故曰"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 "<br><br>2、"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"<br><br>善者不辯",是說有道之人,全德備身,其言合於天道真理,可以道達人事。 言無彩文飾華,句句真實不虛,此乃"善言"也。 善言者則心必善,與人為善,不與人爭辯。 哪怕是遇到委曲之言,侮辱性的語言,也必是心平氣和,不動聲色。 取人之善,當據其事理,不必深究其心。 別人偏激,我受之以寬;別人險仄,我待之以坦蕩。 我不爭勝於人,以善心待不善。 別人的不好處,要掩藏幾分,這是用渾厚以養大德。 當人來爭辨時,自處超然,處人藹然。 氣度要宏,言動要謹。 不用巧辭奇說,其心自然清靜平和。 先輩雲:「窮天下之辯者,不在辯在訥(nè)。 伏天下之勇者,不在勇而在怯。 "由此可知"不辯"之深義。 所謂"辨者不善",是說凡是"善辯"之人,皆是"嘴尖皮厚腹中空"。 因其心中空虛,缺乏德性涵養,理屈辭窮,誇誇其談,以逞其能。 常見世人為爭私利,或為顯能,或抱偏知邪說以亂真,便以三寸不爛之舌,逞口鋒之利,無理也要辯三分。 此即俗話所稱之"舌辯猴"。<br><br>3、"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"<br>"知者不博",所謂"知者",即真智真慧,深知宇宙大真理者。 真知者從不顯露,含光內斂,厚德貴藏。 所謂"不博"者,即守元抱一,專心致靜。 不刻意追求後天知識的廣博,絕學無憂,絕聖棄智,惟以一顆先天真心,求知大道。 待到功成性圓,大智慧已就,則能一知百知,一通百通。 深明宇宙真理,廣知萬物之性。 有道之人,立於高維空間,總攬宇宙規律,執本馭末,執簡駕繁,舉綱目張。 對萬事萬物心領神會,明覺四達,洞曉陰陽,宇宙萬物融於一心,此謂之"真知"。 知之既真,天地間一切事理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。 雖不廣搜遠覽,不出門戶,而天地萬物萬事的變化消息,皆在其不見不聞的真性中,皆在無為自然之靜心中。 故真知者雖不博學後天有為知識,而天地間的一切知識,則無所不知;天地間的一切事物,則無所不曉。 "博者不知","博者",此處是指廣見多聞,博覽群書,研究古今,有豐富的後天知識。 "不知"者,是指這些所謂博學者,只知後天有為知識,只知顯態世間的智觀科學,而不知隱態微觀、宏觀、宇觀世界的慧觀科學。 只知顯態科學的某個領域或某一學科,而難知宇宙這個龐大、複雜的超巨科學領域。 其知雖比一般人廣博,但所知僅是表像,失卻道要之真,而在宇宙大真理面前,仍是十分無知。 故曰"博者不知。 "<br><br>[引語]<br>本章是《道德經》的最後一章,應該是全書正式的結束語。 本章採用了與九章、十章、十五章、二十章、三十三章、四十五章、六十四章、七十六章相類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,前三句講人生的主旨,后兩句講治世的要義。 本章的格言,可以作為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,例如信實、訥言、專精、利民而不爭。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、善、美的結合,而以真為核心。 本章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,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。<br><br>[評析]<br>本章一開頭提出了三對範疇:信與美;善與辯;知與博,這實際上是真假、美醜、善惡的問題。 老子試圖說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現象和其實質往往並不一致。 這之中包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,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。 按照這三條原則,以"信言"、"善行"、"真知"來要求自己,作到真、善、美在自身的和諧。 按照老子的思想,就是重歸於"朴",回到沒有受到偽詐、智巧、爭鬥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。 張松如說:"世界上的事物多種多樣,社會現象更是十分複雜,如果單單認定'信言'都是不美的,'美言'都是不信的;'知者'都是不博的,'博者'都是不知的,這就片面了。 不能說世界上真、善、美的事物永遠不能統一,而只能互相排斥。 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那就不免始於辯證法而終於形而上學。 "對此,我們倒認為,沒有必要從字面上苛求老子,否則就會偏離或曲解老子的原意。 其實,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也往往這麼說:"忠言逆耳"、"良藥苦口"。 聽到這些話后,大概很少有人去鑽牛角尖,反問:難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嗎? 難道良藥都是苦口的嗎? 所以,老子的這些警句並不存在絕對化的問題。<br><br>【本章說解】<br>此章為《道德經》終篇。 其經旨在於告訴世人:立言容易,能從言中悟道、明道、得道者則難。 能從言中鑽進去再跳出來,洞明道義,並能躬行大道者,則難上加難。 同時也在告誡後人:不可以見聞淺智逞其辭,不可以陋習無知傲於人。 若是如此,既無益於世,也無益於己。<br><br>本章分為三段看,上六句為一段。 自"聖人"至"愈多"為二段。 由「天之道」至末為三段。 要義是說,大道不以言顯,言則是不得已之事。 為了教導世人明道,又不得不以言說。 大道不言,自在人心,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不修不得,各人隨心,各由自性之覺與迷而定。<br><br>當太上出關將隱之時,正是春秋戰國大道漸去、百家爭勝之時,各派皆執一說,紛紛爭論不已。 然其所說未必信,未必真,未必善,未必知。 針對當時時弊之偏,太上留此五千言,在於明聖人之德,明天道之理。 道不在多言,言必合於道,言必益於道,乃為言之不可闕(quē,缺少)者也。<br><br>所謂"信言不美",美在本質。 所謂"善者不辯",善在淳樸。 所謂"知者不博",貴在極一。 所謂"己愈有"者,人心所尊。 所謂"己愈多"者,物欲所歸也。 所謂"利而不害",道動而生成物也。 大道至簡至約,有道之人不辯、不博、不積,所以才有真善實知。 聖人之言,皆是真實之言,沒有飾華虛表之美。<br><br>"不積"之意,是說大道本體虛而無,故所應無窮。 天下的一切財物,一切慧智,皆是大道所生所有。 萬類萬物,皆為公共流通之性,豈可積為私有? 若佔為私有,則所應必有限,豈能愈有愈多乎? 莊子稱讚老子之學:「以有積為不足,無藏故有餘。 ""利為害之時,為者必爭之;以不利利之,是以不害;以不為為之,是以不爭。 不爭者,即無我;無我者,才能無為而無不為。 "<br><br>恭讀完聖祖全經,使人得其道味之甘,受其德言之美,窮萬物之理而無不至。 以五千言所論統觀之,皆是論"不積"之道。 所謂不積者,即心無所系,心無一物,無私無妄,心地光明。 所謂"言而無言,為而無為",實際上並非"不言",也並非"不為",而是大公無私,無己之有,以無言、無為之德而奉獻天下眾人。 無私即無爭,故聖人從不與人爭。 由是而知"多言數窮",非天道也。 學道者至此,應該了心忘言,則對全經五千言之要義思之過半矣。<br><br>本章提出了美與信、善與辯、知與博等哲學範疇,涉及到真假、善惡、美醜等既對立又統一的一系列哲學命題,說明一切事物的表像與實質各具陰陽,各呈其勢,表裡不一。 信實之言多朴直,故為"不美";甘美之言多華飾,故"不信"。 德善之人明真理,故"不辯";善辯之徒亂實情,故"不善"
正在翻译中..
结果 (繁体中文) 3:[复制]
复制成功!
1、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”<br>“信”者,誠實也。“信言不美”,是說凡是誠實之言,都是質樸無華,言之有物,言之有理,言行一致。說到做到者,此謂之“信言”。凡是信言,句句真實,句句質樸,沒有虛偽粉飾,沒有投其所好,沒有奸巧詭詐,而且都是真誠一片,所謂“忠言逆耳”即是。“信言”世人多不愛聽,故稱之為“不美”。“美言”者,即人都喜歡聽的漂亮話,用浮華詞藻裝潢起來的虛言偽語。此類“美言”,或是為了投人所好,美言悅人,以誇大之辭比擬、討好別人;或為了達到個人某種目的,巧簧如舌,將黑說白,掩人耳目……。凡是美言,多是中聽不中用,往往言而無信,言多謊詐,虛誕無憑,說話不算數,故終而不被人信。有德之人,外行莊重,內心真誠,其言樸實,並不悅耳動聽,但卻句句忠懇。無德之人,外行輕躁,內心狡詐,其言雖動聽悅耳,卻未必真實可信。故曰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”<br>2、“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“<br>善者不辯”,是說有道之人,全德備身,其言合於天道真理,可以道達人事。言無彩文飾華,句句真實不虛,此乃“善言”也。善言者則心必善,與人為善,不與人爭辯。哪怕是遇到委曲之言,侮辱性的語言,也必是心平氣和,不動聲色。取人之善,當據其事理,不必深究其心。別人偏激,我受之以寬;別人險仄,我待之以坦蕩。我不爭勝於人,以善心待不善。別人的不好處,要掩藏幾分,這是用渾厚以養大德。當人來爭辨時,自處超然,處人藹然。氣度要宏,言動要謹。不用巧辭奇說,其心自然清靜平和。先輩雲:“窮天下之辯者,不在辯在訥(nè)。伏天下之勇者,不在勇而在怯。”由此可知“不辯”之深義。所謂“辨者不善”,是說凡是“善辯”之人,皆是“嘴尖皮厚腹中空”。因其心中空虛,缺乏德性涵養,理屈辭窮,誇誇其談,以逞其能。常見世人為爭私利,或為顯能,或抱偏知邪說以亂真,便以三寸不爛之舌,逞口鋒之利,無理也要辯三分。此即俗話所稱之“舌辯猴”。<br>3、“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“<br>“知者不博”,所謂“知者”,即真智真慧,深知宇宙大真理者。真知者從不顯露,含光內斂,厚德貴藏。所謂“不博”者,即守元抱一,專心致靜。不刻意追求後天知識的廣博,絕學無憂,絕聖棄智,惟以一顆先天真心,求知大道。待到功成性圓,大智慧已就,則能一知百知,一通百通。深明宇宙真理,廣知萬物之性。有道之人,立於高維空間,總攬宇宙規律,執本馭末,執簡駕繁,舉綱目張。對萬事萬物心領神會,明覺四達,洞曉陰陽,宇宙萬物融於一心,此謂之“真知”。知之既真,天地間一切事理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。雖不廣搜遠覽,不出門戶,而天地萬物萬事的變化消息,皆在其不見不聞的真性中,皆在無為自然之靜心中。故真知者雖不博學後天有為知識,而天地間的一切知識,則無所不知;天地間的一切事物,則無所不曉。“博者不知”,“博者”,此處是指廣見多聞,博覽群書,研究古今,有豐富的後天知識。“不知”者,是指這些所謂博學者,只知後天有為知識,只知顯態世間的智觀科學,而不知隱態微觀、宏觀、宇觀世界的慧觀科學。只知顯態科學的某個領域或某一學科,而難知宇宙這個龐大、複雜的超巨科學領域。其知雖比一般人廣博,但所知僅是表像,失卻道要之真,而在宇宙大真理面前,仍是十分無知。故曰“博者不知。”<br>[引語]<br>本章是《道德經》的最後一章,應該是全書正式的結束語。本章採用了與九章、十章、十五章、二十章、三十三章、四十五章、六十四章、七十六章相類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,前三句講人生的主旨,後兩句講治世的要義。本章的格言,可以作為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,例如信實、訥言、專精、利民而不爭。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、善、美的結合,而以真為覈心。本章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,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。<br>[評析]<br>本章一開頭提出了三對範疇:信與美;善與辯;知與博,這實際上是真假、美醜、善惡的問題。老子試圖說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現象和其實質往往並不一致。這之中包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,是評判人類行為的道德標準。按照這三條原則,以“信言”、“善行”、“真知”來要求自己,作到真、善、美在自身的和諧。按照老子的思想,就是重歸於“樸”,回到沒有受到偽詐、智巧、爭鬥<br>
正在翻译中..
 
其它语言
本翻译工具支持: 世界语, 丹麦语, 乌克兰语, 乌兹别克语, 乌尔都语, 亚美尼亚语, 伊博语, 俄语, 保加利亚语, 信德语, 修纳语, 僧伽罗语, 克林贡语, 克罗地亚语, 冰岛语, 加利西亚语, 加泰罗尼亚语, 匈牙利语, 南非祖鲁语, 南非科萨语, 卡纳达语, 卢旺达语, 卢森堡语, 印地语, 印尼巽他语, 印尼爪哇语, 印尼语, 古吉拉特语, 吉尔吉斯语, 哈萨克语, 土库曼语, 土耳其语, 塔吉克语, 塞尔维亚语, 塞索托语, 夏威夷语, 奥利亚语, 威尔士语, 孟加拉语, 宿务语, 尼泊尔语, 巴斯克语, 布尔语(南非荷兰语), 希伯来语, 希腊语, 库尔德语, 弗里西语, 德语, 意大利语, 意第绪语, 拉丁语, 拉脱维亚语, 挪威语, 捷克语, 斯洛伐克语, 斯洛文尼亚语, 斯瓦希里语, 旁遮普语, 日语, 普什图语, 格鲁吉亚语, 毛利语, 法语, 波兰语, 波斯尼亚语, 波斯语, 泰卢固语, 泰米尔语, 泰语, 海地克里奥尔语, 爱尔兰语, 爱沙尼亚语, 瑞典语, 白俄罗斯语, 科西嘉语, 立陶宛语, 简体中文, 索马里语, 繁体中文, 约鲁巴语, 维吾尔语, 缅甸语, 罗马尼亚语, 老挝语, 自动识别, 芬兰语, 苏格兰盖尔语, 苗语, 英语, 荷兰语, 菲律宾语, 萨摩亚语, 葡萄牙语, 蒙古语, 西班牙语, 豪萨语, 越南语, 阿塞拜疆语, 阿姆哈拉语, 阿尔巴尼亚语, 阿拉伯语, 鞑靼语, 韩语, 马其顿语, 马尔加什语, 马拉地语, 马拉雅拉姆语, 马来语, 马耳他语, 高棉语, 齐切瓦语, 等语言的翻译.

Copyright ©2024 I Love Translation. All reserved.

E-mail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