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章說解】 <br>本章經旨,乃是教人認識自然大道,當以篤信誠實為前提,作為入道之門。 自古以來,萬聖千真,皆從誠信而入。 "上士聞道,勤行之",正是篤信之義;"下士聞道,大笑之",正是不信之義。 可見信與不信,乃是道與非道之分水嶺,是聖與凡的試金石。<br><br>大道之不可不聞,猶如人之性不能不有一樣。 人若無靈性的主宰,則眼不能視,耳不能聽,鼻不能嗅,口不能言。 人若不聞道,則心不能修,身不能固,德不能立,家不能齊,國不能治。 所以身之為人,於道不可不聞。<br><br>人之根有深淺之不一,性有智愚之不同。 能聞道而潛修力行,大志不改,一了百當者,是謂根深智慧之上士。 聞道信而習之,但志心不堅,修而不勤,悟而不深,若即若離者,此為之中根。 信道不誠,似信非信,自暴自棄者,是為淺根。 下士乃無根之人,非但不信,反而嘲笑。<br><br>聞道亦有層次之分,有聲塵之聞,有非聲非塵之聞。 聲塵之聞,外有耳根之用,內有識性之塵,只能聞於有聲,不能聞於無聲;只能聽聞有聲之理,不能心悟無聲無音之道,故稱之為"聲塵之聞"。 非聲非塵之聞,外不入於耳塵,內不起於識心,反聞於自性的空明之中,反聽於無音心聲之內。 不用耳根,能聽天籟天音等無聲之音;不入耳塵,能聞凡耳不能聞之聞。 無聞之聞我能聞,而人不能聞者,謂之"妙聞"。 此等妙聞,方可謂之"聞道",方可初嘗道味,見道之真。 若能如此聞之,即可與大象同入於無形,可與大道同隱於無名。 至此,大道之實理,未有不善於我,未有不成就我之大器也。<br><br>本章要旨,在於教人明道通道,大道雖深妙,但至簡至易,惟信可入,沒有誠信心,難聞真道,此乃千古不易之理。
正在翻译中..